專業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專業层次:專升本 專業代码:120206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通曉中外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系統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具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能夠從事人力資源管理以及相關行政管理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经济学、管理學、法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接受人力资源管理業务的系统训练,具有分析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能力。身体健康,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
具體要求: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
(二)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及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三)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四)具有較強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
(五)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組織協調及領導的基本能力;
(六)熟悉與人力資源管理有關的方針、政策及法規;
(七)具有分析和解決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基本技能;
(八)了解本學科理論前沿與發展動態;
(九)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實踐動手能力;
(十)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三、主要課程
管理學、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分析與評估、人員招聘與配置、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薪酬與福利管理、人員測評理論與方法、績效管理、勞動經濟學、行政管理學、非營利組織管理、員工培訓與開發、公共安全管理、金融管理概論、公共政策、地方政府治理等
四、專業特色
1. “教練式”辦學理念,緊跟世界管理教育前沿。以塑造培養出具備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文價值理念的人才作爲本專業的特色,培養具有“高度內省力與行動力”、具備“獨立實務性的操作能力”、具有“大智、大仁、大勇”的綜合人文素養的複合人才。
2. 模塊化的課程設計以及完善的課內外的實習、實踐與實訓活動,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各方面的操作與實務技能。中央支持地方院校建設的“三創教育實驗與訓練基地”將爲本專業提供更大的實驗和實訓平台。
3. 具有一支管理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師具有豐富的現代化企業實際管理經驗,有豐富的管理咨詢經驗老師。本專業老師具有教練式的教育能力及系統培訓模式。
4. 課程設置廣泛而深厚,這將使得本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具有寬泛深厚的學科結構,爲厚積薄發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畢業最低學分、學制與修學年限、授予學位
最低學分:100
學制:2.5年
修業年限:2.5年~5年
授予學位:符合學位授予條件,授予 管理學 學士學位。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指导性教學計劃
專業: 人力资源管理 层次: 本科
課程類別 |
序號 |
課程名稱 |
學分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应修學分 |
必 修 課
|
公共基礎 課 |
1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3 |
√ |
|
|
|
|
18 |
2 |
大學英語I |
4 |
√ |
|
|
|
|
3 |
大學英語II |
4 |
|
√ |
|
|
|
4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5 |
√ |
|
|
|
|
5 |
網上學習導論 |
2 |
√ |
|
|
|
|
專業基础課 |
6 |
行政管理學 |
5 |
|
√ |
|
|
|
30 |
7 |
非營利組織管理 |
5 |
|
√ |
|
|
|
8 |
員工培訓與開發 |
5 |
|
√ |
|
|
|
9 |
公共安全管理 |
5 |
|
√ |
|
|
|
10 |
金融管理概論 |
5 |
|
|
√ |
|
|
11 |
公共政策 |
5 |
|
|
√ |
|
|
專 業 課 |
12 |
職位分析與評估 |
5 |
|
|
√ |
|
|
35 |
13 |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 |
5 |
|
|
|
√ |
|
14 |
薪酬與福利管理 |
5 |
|
|
|
√ |
|
15 |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
5 |
|
|
|
√ |
|
16 |
員工招聘與選拔 |
5 |
|
|
|
√ |
|
17 |
人力資源管理概論 |
5 |
|
|
√ |
|
|
18 |
管理心理學 |
5 |
|
|
√ |
|
|
19 |
毕業实践 |
10 |
|
|
|
|
√ |
10 |
选修課 |
公共选修課 |
20 |
商務禮儀 |
2 |
|
|
|
√ |
|
7 |
21 |
個人理財 |
3 |
|
|
√ |
|
|
22 |
應用寫作 |
2 |
|
|
|
√ |
|
毕業应修总學分 |
100 |
|
|
|
|
|
|
|
|
|
|
|
|